创新人才发展机制 引进‘城市合伙人’ ——武汉市人才工作先进做法镜鉴

来源:沈阳日报 作者: 发布日期:2016-06-20 点击次数:  字体显示:【大】  【中】  【小】

有着“东方鲁尔”之称的沈阳和有着“东方芝加哥”之称的武汉有着许多相似之处:同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,近年来,两座城市都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己任,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。

振兴发展是第一要务,人才资源乃第一资源。近年来武汉市的一系列人才政策创新举措,包括“城市合伙人计划”五年行动方案,通过人才引育、天使助力、平台拓展、服务提升、环境优化五大工程,推动人才向产业聚集、人才与资本对接、人才发展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,助力城市发展动力和发展模式的转变等也给沈阳带来了很好的启示。


精准引进“合伙人”

武汉市始终坚持看条件更看贡献,看经历更看能力,看过去更看将来,面向全球精准引进城市发展急需的“高精尖缺”人才。对信息技术、生命健康、智能制造三大产业,建立全球产业领军人才信息库,精准引进产业领军人才,推动新兴产业从“0”到“1”跃升。为强化资金链对创新链和人才链的支撑,武汉还设立10亿元天使投资母基金,发挥政府最大天使投资人作用,着力引进集聚创业投资人。


  将“为我所用”作为人才认定的基本原则,细化“城市合伙人”具体资质标准,以能力业绩评价人才、凭项目资助人才、依成果奖励人才。今年初评选出的首批60名武汉“城市合伙人”中,绝大多数拥有国内外领先的核心技术,部分还填补了空白。

  据介绍,对符合认定资格条件的,武汉市直接将其认定为“城市合伙人”;对某些方面暂不具备资格条件,但掌握核心技术、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,由认定委员会进行评议审定;对武汉市产业发展有重大贡献、能够带来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产业领军人才及团队,采取“一事一议”的办法进行专项认定。 

激发创新创业活力

武汉市针对“城市合伙人”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最迫切需求,分类制定政策清单,吸引激励更多海内外人才加入“城市合伙人”。对产业领军人才,重点提出项目资助、团队配备、研发配套、产品应用等政策待遇;对知名创业投资人,重点提出投资奖励、财政配套、风险补偿等政策待遇;对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,重点提出场地补贴、创业贷款、住房安居等政策待遇。


  同时,武汉市着力提高政策“含金量”,最大限度体现对人才的诚意。在奖励补贴方面,产业领军人才到武汉创新创业,最高可给予一次性200万元的奖励补贴;在项目自主方面,对武汉市产业发展急需、能够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领军人才项目,最高可给予1亿元资金资助。

  此外,武汉市还选择了50个不同类型、不同层次、不同行业的人才、企业及人才服务机构作为监测点,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人才创新创业政策实施成效进行专项评估,根据评估结果对现有人才政策进行优化调整,建立政策跟踪监测、问效问责的常态机制。

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 

武汉市着力营造“近者悦、远者来”的社会氛围和创新创业生态,把武汉打造成梦想家的乐园、创业者的乐园。对“城市合伙人”分别发放A、B、C类服务绿卡,凭卡可办理落户、出入境、子女入学等43项服务事项。所有服务事项见卡就办,确保人才凭服务绿卡“一卡通关”,最大限度满足“城市合伙人”的需求和诉求。


  与此同时,武汉市积极建设人才创新创业超市,整合人才、政策、资本、成果、服务等创新要素,为人才和企业提供创业体验、创业孵化等“全过程、全要素、全方位”服务。据介绍,当初,在德国工作多年的徐劲博士来武汉创业,由于早在80年代就出国留学,其国内的身份证明早已超期失效。服务专员了解情况后,协调相关主管部门特事特办,为徐劲办妥身份证和户籍,让他成为一名有“身份”的武汉人。正是这小小的一张身份证,让徐劲下定决心,把项目、团队留在武汉落地生根。

  不仅如此,武汉市还围绕区域产业布局、资源禀赋的文化特色,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,启动实施“创谷计划”,打造产业定位前沿、创新生态良好、创业服务完备、生活便利宜居的产业创新发展载体,搭建“城市合伙人”干事创业的舞台,让“城市合伙人”引得来、留得住、能成功。